死亡教育让我们更加坚强
时间:2008-05-31
汶川地震发生后,随着死亡人数逐日的增加,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大自然凶狠残暴的一面。无情的自然灾害导致了许多家庭的离散,面对倒塌的房屋逝去的同胞,不禁让人感慨生命脆弱得在天灾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所幸的是,我们有十四亿的兄弟姐妹,直到现在,战士们仍在废墟中搜索生命的奇迹,直到现在,举国上下都在为重建灾区家园捐款捐物。
灾害让世人看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这股强大的凝聚力感染了各国人民也激发了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重新审视这段悲痛的回忆,除了警预我们健全紧急面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以外,我们还需要什么,历史是在反复的借鉴中得以发展,一幢幢教学楼的倒塌,一个个小尸体的埋葬,我们是否要从教育中寻找惨剧的根源。最近从网上看到诸如这样的标题"倒塌的为什么是学校而不是行政大楼",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无论是行政楼还是教学楼,我们都不愿意看到倒塌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不去讨论学校的地基还是行政单位的地基更牢固。而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逃生训练,许多孩子被掩埋于废墟之中,从学校本身出发,我们的教育制度缺少一种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在现有的教学制度里一个敏感话题,中国传统思想自古就十分忌讳谈"死"这个词,认为那是不吉利的事情。相比之下,西方的小学就有专门开设的死亡课,由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跟孩子们一起认真地讨论人死亡的话题。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而言之,它是不可避免的。从小就接受死亡教育,可以使我们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珍爱生命。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保持冷静的心态勇敢的为生存寻找机会。学校里教的最多的莫过于如何应付考试,把死亡教育也当成一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战胜恐惧,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静等待求救…或许,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从地震中逃生。死亡教育不是单纯教育我们不怕死,加深人们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才是死亡教育的重点。
小时候,小朋友对任何事情都会有疑问,包括死亡。父母总会说,有些事长大以后你就会明白,现在不必知道。于是,我们只能静静地等待成长。可是,灾难如果是悄然无声的降临,我们慌乱的手脚只会让自己陷于无助。冷静的头脑,求生的本领,在死亡教育上形成的健康的死亡观,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就算是面对毫无防范的自然灾害,我们也可以从容地自救,面对悲痛我们也可以变得更加坚强。(作者:陈雯 )
【来源: 荆楚网】
灾害让世人看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这股强大的凝聚力感染了各国人民也激发了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重新审视这段悲痛的回忆,除了警预我们健全紧急面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以外,我们还需要什么,历史是在反复的借鉴中得以发展,一幢幢教学楼的倒塌,一个个小尸体的埋葬,我们是否要从教育中寻找惨剧的根源。最近从网上看到诸如这样的标题"倒塌的为什么是学校而不是行政大楼",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无论是行政楼还是教学楼,我们都不愿意看到倒塌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不去讨论学校的地基还是行政单位的地基更牢固。而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逃生训练,许多孩子被掩埋于废墟之中,从学校本身出发,我们的教育制度缺少一种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在现有的教学制度里一个敏感话题,中国传统思想自古就十分忌讳谈"死"这个词,认为那是不吉利的事情。相比之下,西方的小学就有专门开设的死亡课,由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跟孩子们一起认真地讨论人死亡的话题。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而言之,它是不可避免的。从小就接受死亡教育,可以使我们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珍爱生命。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保持冷静的心态勇敢的为生存寻找机会。学校里教的最多的莫过于如何应付考试,把死亡教育也当成一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战胜恐惧,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静等待求救…或许,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从地震中逃生。死亡教育不是单纯教育我们不怕死,加深人们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才是死亡教育的重点。
小时候,小朋友对任何事情都会有疑问,包括死亡。父母总会说,有些事长大以后你就会明白,现在不必知道。于是,我们只能静静地等待成长。可是,灾难如果是悄然无声的降临,我们慌乱的手脚只会让自己陷于无助。冷静的头脑,求生的本领,在死亡教育上形成的健康的死亡观,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就算是面对毫无防范的自然灾害,我们也可以从容地自救,面对悲痛我们也可以变得更加坚强。(作者:陈雯 )
【来源: 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