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增EV71死亡病例两例 病毒没有变异
时间:2008-05-10
据新华社安徽阜阳5月9日电据安徽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在阜阳市召开的工作会议上通报,5月7日安徽省新增报告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感染)705例,新增死亡病例两例。
据通报,从5月7日零时到24时,阜阳市新增报告手足口病269例,其中住院249例,当日出院324例,出院病例首次超过住院病例。目前仍住院治疗的1340例,已经连续7天无死亡病例。
5月7日,安徽省新增报告手足口病705例,其中住院504例。当日出院441例。目前仍在住院治疗的2281例,其中重症患者21例,比上日减少20例;危重患者3例,比上日减少2例。至今全省已经累计治愈4382例,其中治愈重症、病危患者146例。亳州、合肥各报告死亡病例1例。5月8日安徽省专家组讨论后认定,两例患者均为手足口病(EV71感染)。
5月6日安徽电信通过96800信息平台开通了官方信息快速群发功能,向全省800万农村固定电话用户发送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用户还可以通过拨打96800371免费获得手足口病的相关信息和防病知识。开通当日,就有200万农村用户通过固定电话获得了相关信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权威专家:阜阳EV71病毒没有变异
新华社安徽阜阳5月9日专电卫生部赴阜阳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德新研究员告诉记者,实验室检测表明,阜阳肠道病毒EV71没有发生变异。
据杨维中、李德新介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对从阜阳分离到的9株肠道病毒EV71中的8株已完成全基因序列(7409个)核苷酸测定、分析和比对。检测结果显示,阜阳的8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基本一致,同源性为99.3%~99.97%,未发现重症和轻症手足口病例的EV71病毒基因神经毒力位点变异。
李德新说,我国1999年至2008年在深圳、上海、重庆、山东临沂和阜阳市分离的EV71病毒均为C4亚型。此次从阜阳分离的8株病毒与深圳、上海、重庆、山东分离的4株病毒比较,同源性很高,“这说明,阜阳肠道病毒EV71没有发生变异。”李德新告诉记者,肠道病毒EV71疫苗研发准备工作已经启动,正在进行立项前期工作,“从技术上看EV71疫苗研发成功不存在什么问题,需要的时间不会太长。”
手足口病十类防治知识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为有效防治手足口病,权威部门的专家今天介绍了十类防治知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不是。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者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10.为什么近期报告感染手足口病的人这么多?
根据卫生部门的监测,专家将目前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数与往年的发病数对比,认为今年疫情来得比较早,但仍属散发。今年5月2日起,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病例及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由于以往不要求报告,另外有病人因症状轻微没有就医,因此以往部分病例没被发现或未作报告。在要求依法报告后,报告数量有一定增加是合理的现象。
由于手足口病是常见多发传染病,存在广泛发病的可能。卫生部门提醒全国各地,尤其是目前病例较少或往年发病较少的地区要加强预防与监测,做好疫情的防控。